主页 > 攻略 > 工厂类游戏《戴森球计划》始终还是将自己的核心放在了戴森球身上

工厂类游戏《戴森球计划》始终还是将自己的核心放在了戴森球身上

时间:2024-09-10 15:59 来源:网络 作者:辣手摧花

人类对宇宙充满好奇,对能量的贪婪。探索浩瀚宇宙,发现无尽能量,是每一个文明长久以来的追求。 1960年,弗里曼·戴森提出的理论:建造一个直径约2亿公里的巨型球体,包裹恒星并挖掘它们的能量。虽然这个理论目前不现实,但它只是作为一种假设存在。然而,这并不能阻止人类对戴森球无穷无尽的能量的幻想。 《戴森球计划》就是这样一款游戏。

在《戴森球计划》中,玩家扮演一个名为“Icarus”的机器人。至于任务的目的 - 不。也许一开始,系统会告诉玩家,你必须用自己的双手使用银河系中的各种资源来创造一个戴森球,但是当玩家降落在星球上并开始时,很容易混淆。这并不是游戏本身缺乏指导,而是游戏中实际目标的不确定性,这使得在没有接触过此类游戏的玩家眼中成为了一个问题。伊卡洛斯是一个没有饮食要求的机器人,只是收集一些树木作为燃料。游戏中也没有玩家需要对付的各种敌人,唯一已知的信息就是“戴森球”。

工厂类游戏《戴森球计划》始终还是将自己的核心放在了戴森球身上

其实这款游戏的基本类型和《异形工厂》差不多。它们可以大致概括为“工厂游戏”,即通过采集和生产将整个过程自动化。推动游戏进步的是科技树的完善。随着科技树中解锁的内容越来越多,玩家可以通过更巧妙的布局来实现更高效、更智能的产线。

不过,在“戴森球计划”中,推动力放在了“打造一个戴森球”上,显得有些模糊。再加上没有任何环境或敌人的威胁来推动开发过程,生产力之类的事情似乎不那么重要了。一些简单的生产线结构,只要花很多时间挂机,其实都可以完成戴森球的最终目的。更尖锐的说法是:过于简单化粗略抛出戴森球这个高不可攀的概念,人们很难理解。

所以其实这款游戏真正的驱动力来自于玩家的想象力和游戏体验。只有熟悉工厂游戏的玩家才能发现这款游戏呈现的是什么——一个全自动化的工厂。值得称赞的是,它确实是《异形工厂》的模仿者,但它设计了比前辈更人性化的工具。比如游戏中的分拣机,比《异形工厂》中常用的机械臂功能更加灵活方便;游戏中,箱子、研究所等建筑可以堆叠,传送带可以存在。高度差也让玩家在生产线的搭建过程中可以采用更紧凑的设计。

整体来看,《戴森球计划》既不像将生产线绑定在平面上的纯2D“外星工厂”,也不像“幸福工厂”采用第一——人的视角。更像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东西,既有立体构建的概念,又有看大局的能力,整个游戏中的构建内容成为了大家最欣赏的部分。

作为一款工厂游戏,《戴森球计划》一直把核心放在戴森球上。但是,这并不是早期玩家可以访问的东西。只有在游戏进行到一半时,玩家才能解锁与建造戴森球相关的技术。要实现这个目标,仅靠单个星球的资源是远远做不到的。这就是游戏的另一个核心——星际旅行。

在一张地图中,最多可以有 64 个星系,但实际上在当前版本中,玩家活动区域中只需要初始星系。到达其他星系需要非常先进的技术。其实到了这个阶段之后,单个星系的输出就足以满足玩家的需求了。这些星系更有可能为后续更新的扩展铺平道路。毕竟游戏还处于早期体验的初期阶段。

工厂类游戏《戴森球计划》始终还是将自己的核心放在了戴森球身上

在最初的星系中,除了太阳之外,还会有4颗行星,其中包括一颗气体行星。也就是玩家的活动区域基本固定在其余的在三个星球上。在不同的星球,玩家可以收集到的资源是不同的。例如,在最初的星球上,一定没有硅和钛这两种矿物,但有很多铜、铁、煤和石头。另外,其他两个星球不会生产石油,所以很多时候单个星球无法满足玩家的资源需求。当玩家通过游戏的早期阶段,他们可以解锁太空飞行到其他星球。通过这种形式,建立不同的生产线。游戏中期,解锁太空电梯等设施,让玩家可以在星球之间转移物品,从原本独立的生产线形成庞大的生产网络。

同时,它依赖于游戏中没有敌人的设定。虽然游戏本身的目的并不清楚,但在玩家真正上手之后,它是一种极其高级的体验。当然,现阶段游戏中最严重的缺点也出现了——作为主题的戴森球越来越模糊。因为所谓的戴森球其实只不过是一台先进的发电机,所以电成了游戏中最不让人担心的资源。

免责声明:本篇文章内容及配图来自互联网,供学习和分享使用,不代表本站的观点,内容和图片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QQ。

相关新闻